报社收到不少学生家长来信,反映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校防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前些时候,记者专门走访了该区的一所小学,目睹了保健所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作群体防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是:工作人员将一支针管抽两个安瓿量的药液,用棉签将学生的牙齿擦一下,然后用针头滴,不换针头,只是甩掉一滴药液,然后用于下一个学生。学生一个一个排队,完后张着嘴就走了。记者问这一安瓿的药液用几个学生,工作人员说10个左右。
然而,我们从有关部门取到该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首先要用硅胶或浮石粉剂专业地清洗牙齿,前庭放置棉花球,用棉条将牙齿擦干,然后用专业小刷子将滴管或一次性注射器滴出的液体涂于所有能及的牙齿表面,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其涂在压龈边缘上,最后用压缩空气均匀地将其分散在牙面上,病人只有等到涂剂完全变硬(约30—40分钟)后,才可刷牙或吃东西。一支安瓿用来治疗1至2名病人。该产品是一种进口的氟保护物,由含有一种特殊复合氟化硅的液体多尿烷构成,如果病人对任何成份过敏,不应使用。所以该产品应由牙医、牙科卫生专家或预防助理有控制的、专业性使用。
就防龋产品的操作方法和用量问题,记者采访了该区教育局,主管副局长并不清楚具体工作,直到保健所负责人来后才了解一些情况。奇怪的是,这位负责人也不知道此产品的生产国,甚至连说明书也没看过。当记者问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是谁教的?她说在昌平县保健所由此产品的经销商进行半天培训。记者又问,一安瓿的量用几个学生?她说5到6人,如果节约,还可用11至15个学生;记者再问,针头是如何使用的?她说每一个学生用一个,当记者提到目击的情况并非如此时,她有些面红耳赤,说马上就改。
对此,记者专门请教了全国著名的口腔专家,使用这种药物能否简化操作程序和减少用量时,他们认为,国外类似的氟保护防龋产品很多,因为过量的氟有毒,所以进行这样的防龋,其操作要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应由卫生部门的人员进行指导。一位口腔专家去年曾被邀请参观某学校进行的此类产品的防龋演示,当时是由国外专家亲自操作,用小刷子将药液涂在学生的牙齿上。这位专家认为,用刷子和针头滴液使用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他们强调,群体防治工作所倡导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
采访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保健所负责人连药品的使用说明书都没有看过,且对产品了解甚少,就匆忙地向下属的中小学校推广,这是否合适?仅仅靠针头将药液滴在牙上,而没有其它措施,这能让药液起到保护膜的作用、有效地进行半年以上的防龋吗?一支针头接触多个孩子的口腔,是否会引起交叉感染呢?本来仅限1至2人用量的药,现在却用了10人,甚至还要增加人数,这种随意减少药量的做法是否科学?
那么,为什么进口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走样呢?
据我们了解,该产品1安瓿的价格为25元左右,可是石景山区保健所发给学生的家长信中,收取每个学生的防龋费是7元钱,原本1至2人的用量,现改为10人,保健所可从学生身上收取70元,减去25元成本,其差额45元,如果按保健所负责人的说法,1安瓿还能增加人数的话,其差额会更大。当然,将原说明书中的操作方法简化,又能降低许多成本。
群体防治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涉及千家万户,防龋又是学生“六病防治”中最重要的一项。我们诚恳地希望某些学校保健所不要一味靠简化程序、减少用量来降低成本,去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防治工作的真正意义。另外,中小学生的防龋工作是否考虑由卫生部门组织专业医务人员共同配合,真正对孩子的健康负责,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最终耽误了病情,丧失防治的最佳时机。(宋建升)